近些年来,年轻女性艺术家日增,但书画兼长者不多,造诣深厚又品味纯正者尤少,然而在我的视野中,潘一见却是凤毛麟角之一。潘一见,又名倚剑,浙江瑞安人,父亲是书画家,从事文物工作,她童年的住处,即在清代学者孙诒让的玉海楼。家学渊源,乡贤熏陶,使她走上了书画之路。求学以来,她的足迹从温州而杭州,由杭州而北京。学位由本科而硕士而博士,书画两者始而交替并进,继之同时并举。
我认识潘一见,是在她考取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之后,那时我受命主持研究生部,协调创作类博士生的教学,接触的同学比较多,也包括潘一见。潘一见的导师是邱振中先生,研究方向是书法与绘画比较,可能由于思考书与画的关系,她时而找我做些讨论,开始只谈读书治学,后来也出示书画作品。她的作品,除去写生以外,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卷子,一是所临《富春山居图卷》,一个所画《齐云山居图卷》。前者可见她对文人画传统的追寻,后者可见其古典而优雅的面貌。
当代的山水画,多姿多彩,一种可称景观派,多少受20世纪写实观念的影响,追求形似与现场感,笔墨为景观的描写服务。第二种可称图式派,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,张扬自我,笔墨肌理服从于个性化的图式。第三种可称新传统派,其中又有种种不同,就其继承一端而言,或尚宋人、或崇石涛,或尊黄宾虹。但总的情况是,求新胜于求好,求变胜于求承,很少有人去根究五四以来屡受批判的董其昌传统。潘一见的不同之处,恰恰勇于借鉴董氏,钻研他梳理的文人画谱系,并在造境上有所突破。所画山水,笔墨清润,意境清幽,萦绕着宁静平和的气韵。
董其昌的山水,引领了清代的正统派,他的山水画论,既是美学思想,也是画史观念。几十年来,对董氏南北宗的批判,不乏真知烁见,但大多忽视了其山水画美学的建树。我曾指出,董氏别辟路径的山水画理论与实践,在于进一步发挥以书入画的精义,凭借读书与行路的陶养,依赖简化古人丘壑的半抽象图式,发挥笔墨,表现境界与格调。他自己的某些作品,也确实有所创造。可惜,清代以来宗法董其昌的末流正统派山水画家,一味摹古,只学皮毛,既不读书,也不行路,自然窒息了山水画的生机。
潘一见对董其昌的借鉴,既在于以学书的方法学画,首先通过临摹掌握前人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,而后再师法造化,自行创造,又在于追求书画同样的精神表现。她自幼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书法,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叶,又一直在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主攻书法,受到金鉴才、王冬龄、朱关田、王镛的口传心授,但不受诸师体貌束缚,很早就由唐碑转入晋人墨迹,多写行楷,远离时趋,不求视觉夸张,不求新理异态,在行书中融入楷书,追求运笔起落转折的细微变化,严法度而尚内美,那种对个人风格背后的超时空的和谐精神的追求,直接影响了她的绘画。
她的山水画,立足于寻回失落的文心,从临摹四王入手,上追沈周、文征明、元四家,也临过五代北宋大家之作,但不是一味模仿,更非纯任主观,向壁虚造,而是致力于两种功夫。一理论与实践互证,认真研究某些文人画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,比如研究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论与其实际造诣的矛盾,从而摆脱浅学者阐释的迷惑与遮蔽,培养了对山水的敏锐感受与精微表现的能力。二写生与临摹互证,以师造化与师古人互动。像许多20世纪的画家一样,她养成了写生的习惯,善于在写生的概括中,参证古人的创作理念与观察方法,理解画理,删拨大要,经营情境,提炼笔墨。对细部关系的悟入微际,是她的一大优点。
潘一见所画的山水,除去临摹而外,无非两种,一种是写生山水,另一种是诗意山水。写生山水,多感悟自然,也有取舍加工,诗意山水则表达理想,也时有写生的记忆出现于笔底。两种山水都重意象,尚境界。从丘壑而言,她能摆脱写实观念局限,注意提炼,有所美化,写景在不粘不脱之间,若即若离,由景变境,不求局部景观的形似,而求整体氛围的真实。笔墨则在常理与个性之间,其常理首先在“一画”之理,一笔落纸,众笔随之,笔笔生发,在施展笔墨中营造境象,其次也在于绘画用笔部位更多。
董其昌曾说:“以境之奇怪论,画不如山水,以笔墨之精妙论,则山水决不如画。”不少人据此认为笔墨即是山水画内容,从而忽略了造境的重要,在认识上走入极端。其实追求笔精墨妙,并不意味着忽视平中求奇的境象营造。而所谓笔精墨妙,除去恒定的要求之外,也有向现代转化的一面。潘一见试图寻回失落的文心,以承接历史上文人画的脉络自许,多年来把创造新时代的精英文化作为目标,因此她已经注意到这些别人忽略的方面,未来越画越好是可以预期的。
2011.08.18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